随着“螺老大”一步步地走高,多空纷争愈演愈烈,这次黑色系的整体上涨,切实的是螺纹主导,原料跟随,原料本身当下并没有过多炒作逻辑,而跟随的原因只是因为螺纹走高,钢厂补库逻辑推着原料被动走高。
至于苹果“飞天”的故事这里不多做剖析,因为我也不懂,只是它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棉花,所以这玩意,或许某个时间段,只会去趋势买入,而不是“偷鸡”做空。
其实钢材现货的去库化已经连续三周在6%左右,下去了400多万吨,需求正进一步放大,但有一个规律,节后首月去库化低于9%的钢材价格,全年都会偏弱进行。
当前的行情已经逐步渐入宏观偏利空+微观偏利多的角力中,但资金是一条“疯狗”,有时候你列举了无数对的理由,可它偏就朝相反的方向一骑绝尘。
这里不是顶部!!重要事情说三遍,这次我一直没有把它当成反转,就在于基本面并不具备反转的条件,尽管技术上已经是反转图形(下跌中轴回抽一半)。
SO,这段时间一个大坑正在等着先摸顶做空的,然后是高位追多的,当牛市预期来临之时,DUANG !跌你没商量。(下图是前篇文章划的,依然有效,再次贴出来)
一、5月的思路
其实就看四个字,4.23会议上提到的”健康发展“,什么叫健康发展?看看现在的股市就明白了。
不准你炒,涨多了要被查,跌多了郭嘉队也是会进场的。不要涨太多也不要跌太多,在一个高层可以接受的箱体里反复震荡,就叫健康发展。
所以,金融市场今年都是一个箱体运行的态势,无非就是界定上轴跟下轴。其实钢材也是这样,前期多单被套,生扛得都扛回来七七八八,而恐慌割肉的都“鲜血淋淋”。(不支持扛单,这是交易习惯问题)
既然理解了这个最大的箱体准则,4月基本是买买买,那5月基本就是卖卖卖,原料会弱于成材。
二、为何卖卖卖?风暴隐现
路透称,中国据悉将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银行业风险督查。尽管降准让市场欢呼了一周,但“顽疾”依旧不是靠抹点膏药就能好的。
格力不分红事件闹的沸沸扬扬,昨日这接近3000亿的公司,一天就跌掉了将近300亿,甭管这些股东有什么眼光长远,连续11年的分红奶牛,忽然不分了,又在这样紧巴巴的一个环境下,大家都争着抢小被子,否则就死给你看。
当然,格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,从一季度的社融数据里,只读出了两个字:没钱!银行的表外融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萎缩,几乎都在80%以上,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。
从去年开始的去杠杆,叠加美联储加息的影响,特别是春节后,很多企业老板明显能感觉市场资金开始极度紧缺。
于是,当潮水退却后,金立、金盾、坚瑞沃能,甚至是中国华融这样的巨无霸纷纷爆雷。而对于很多高杠杆扩张的企业老板来说,恐怕已经是夜不能寐。
而最新的2018年一季报的9家上市银行数据显示,银行存款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几近停滞,且低于贷款发放速度。这相当于:挣的钱不够花了!
三、对立的政策 推演的机会
可以从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、汇率三个角度分别做一个推演。
货币会放松吗?不太可能。
如果中国货币在当下时点选择放松,导致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下移,那么中美两国的利差会进一步被压缩,这意味着给人民币施加巨大的贬值压力。
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逻辑,资本会从低利率国家流出,进而涌向高利率国家,以减少全球配置的机会成本。
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行吗?并不,那货币会紧缩吗?不太可能。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,要始终把握一个基本事实:中国是顺差国。
这也是前几天政治局会议提出要「扩大内需」的背后原因。如何扩大内需?一个国家的总产出,按照需求来分,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
投资+消费+净出口,前两部分是内需,最后一个是外需。现在外需不行了,逻辑上要么扩大消费,要么扩大投资,别无他法。
消费扩大起来容易吗?非常难!几十年的房贷,已经完全透支了大部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。
因此只剩下投资。而投资又可以分为制造业、基建与房地产三块。
制造业投资容易启动吗?非常难!
因为制造业的ROE(投资回报率)已经显著地被金融和地产挤出,几乎为零,甚至为负。重塑制造业的ROE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。
事实上每个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,制造业投资的增长始终趴在那里。
房地产投资呢?房住不炒的口号这次你以为只是说说么?
推演至此,扩大内需的手段就只剩下基建。
事实上,启动基建也会有很大的压力,因为那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债务会上升。
但高层很有可能放弃这一短期目标,转而容忍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短期上升,以此来实现「扩大内需」的目标。
结合政治局会议对「乡村振兴」战略,及「脱贫攻坚」计划的描述,以乡村基建的扩张等来带动内需的提升,是有可能的。
因此,当前来看,减税和基建都会继续「积极」下去。
前者是为了产业升级和转型,即所谓的「调结构」;后者是为了对冲外需的降低,即所谓的「扩大内需」。
PS:商品是唯一可能存在机会的大类资产,逻辑是基建托底。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在悲观的宏观预期下,年初已经狂跌一波,这种悲观预期可能会随着更多「扩大内需」的措施的出台逐步修复。
此外,美国的通胀,在全球范围内,会拉高大宗商品的价格。当然这些都是后续的思路了,并不是在1-2个月内就完成的。
另据小道消息,郭嘉队会在五一后逐步抽离股市,指示是不要暴跌,但容忍阴跌,所以,大盘会大概率到2800,这跟箱体并不冲突。